周边城市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

爱扎兰

爱扎兰 首页 新闻资讯 市政新闻 查看内容

扎兰屯市精准发力助推脱贫攻坚

2020-9-22 00:07| 发布者: 爱扎兰| 查看: 686| 评论: 0|来自: 呼伦贝尔新闻网

摘要: 在精准扶贫的实践和探索中,扎兰屯市始终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、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,立足产业优势,跳出传统套路,树立市场思维、特色思维,发展特色产业,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,走出了一条 ...

扎兰屯市精准发力助推脱贫攻坚

 

黑木耳拓宽致富路

扎兰屯市精准发力助推脱贫攻坚

黑木耳拓宽致富路

扎兰屯市精准发力助推脱贫攻坚

 

志愿服务助脱贫

扎兰屯市精准发力助推脱贫攻坚

 

集约耕种前景美

韩冷 文/图

在精准扶贫的实践和探索中,扎兰屯市始终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、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,立足产业优势,跳出传统套路,树立市场思维、特色思维,发展特色产业,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,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,以经济效益为中心,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杠杆的产业扶贫之路 。

互助资金模式—“有钱干事”聚合力

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。因为要激活脱贫致富内生动力,关键和基础举措是要发展好产业,没有产业,就没有经济上的稳定后续来源,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。扎兰屯市针对一些贫困家庭在银行贷不到款、在民间也借不到钱的现实问题,谋划了以野马河村为代表的“互助资金”模式,并在7个村推广实施。该模式系组织贫困户成立“互助”协会,将扶贫资金转为“互助资金”,采取“贫困户联保、信誉担保、整借整还”的方式,为贫困群众提供5000—20000元的借款扶持,主要用于发展种植和养殖业,8900余人从中受益,人均增收1200元。此种模式以财政“三到”扶贫资金为主,形成互助资金扶贫模式,仅需联保小组成员相互担保,贷款无需财产抵押,进一步降低了贫困户的贷款门槛,采取“一次授信随借随取”的原则切实简化借款流程,有效解决了贫困户的燃眉之急,使其在生产经营中能及时、简便的借到钱、办成事。互助资金优先扶持的种植业和养殖业,大大调动了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的积极性,改变了贫困户“等、靠、要”的思想观念。通过对村干部和互助资金管理人员的培训,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,培育了一批农民群众的“贴心人”和发展的“能干人”。为保证每个贫困户“联上保,结成对”,扎市坚持以村党支部为管理核心,每名党员至少与一个贫困户结成联保对子,带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,增强致富内生动力,以此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部关系,在试点中,党员、干部带头入社、领头干事,主动与贫困户结成互助小组、帮助发展,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对基层党员、干部的信任感。增强了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,推进了基层民主化进程和工作方式的转变。促进了贫困村经济走上持续、健康、协调、共享的良性发展轨道。

龙头带动模式—“产业增收”有实力

在推进脱贫攻坚中,扎兰屯市充分发挥玉米资源优势,重点依托呼伦贝尔东北阜丰公司等扶贫龙头企业,积极打造玉米全产业链,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,全面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。

发挥企业优势,全面带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。阜丰公司已形成集氨基酸及其衍生制品一条完整的玉米产业链,在公司的带动下,扎兰屯市的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了4倍多,由原来的60万亩发展到目前的270万亩,使扎兰屯市及周边地区近600万亩的玉米实现了就地加工增值,解决了当地农民卖粮难。带动农户达6.9万户,其中贫困户1.1万户。

充分吸纳就业,有效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 伴随企业的不断发展,为当地群众就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。目前企业创造就业岗位5850个,其中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659人。年人均工资收入达到50000余元,实现“一人就业、全家脱贫”。另外有10000多人直接或间接受益,极大地带动了地方就业,提高地方百姓的生活质量,较好地维护了社会稳定。

延伸产业链条,有力助推当地第三产业发展 伴随着产品产能的急剧扩张,公司通过铁路、公路、海路三种主要方式进行货物的集散及原料的进购和产品的外运,实现了“大生产、大物流”,从而带动了当地物流运输业的快速发展。公司进出货物总量达到900多万吨,仅物流一项创造的产值就达到20多亿元,有力地带动了扎兰屯市及周围地区商贸物流和相关产业的发展。

“股份”合作模式—“借船出海”出动力

“村民富不富,关键看支部;村子强不强,要看‘领头羊’。”“股份”合作模式针对发展设施农业蔬菜大棚为主导产业的45个项目村实施。每个村均由村两委组织村民利用“三到”项目资金建设大棚和温室,形成的固定资产产权归村集体所有,由村委会统一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签定入股协议,将贫困户全部加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,合作社以每年投入的45万元“三到”资金建设15个大棚为基础,第一年为贫困户分配固定红利5万元,第二年再投入45万元,固定红利为10万元,以后每年递增5万元,直到“三到”项目结束时每年为贫困户提供20万元固定红利。整个建设管理过程均由村党支部负责,组织党员作为监督代表,全程监督管理,实行党员包户制度,保障贫困户权益。贫困户除享受固定分红外,可以投资在合作社统一管理下经营建设大棚,还可以在合作社打工赚钱学技术。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,如再产生新的贫困人口将吸纳进入合作社进行扶持。贫困户全部脱贫后,产权受益全部归村集体,此种模式不仅带动贫困户发展了产业、脱了贫,而且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,提高了村委会的民主管理水平和村民组织化程度,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,形成了村有产业的发展路子。

先建后补模式—“谁干补谁”增活力

先建后补模式针对村委班子基础比较好,村里有种养业大户带动,在5个村进行实施。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,对发展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贫困户给予补助,由村委会和贫困户签订产业发展支持协议,按照“统一规划设计,统一技术标准,统一检查验收,统一补助资金”四统一的原则,先由村委会组织农户进行项目自建,扶贫、财政、审计、农牧、产业化等部门进行技术指导和项目监管。项目完成后,由村委会组织村民代表进行初验,对符合补助条件的项目,再申请由乡镇、扶贫、财政部门组织终验,对符合项目建设标准的给予资金补贴。实现了项目当年申报、当年建设、当年完工、当年见效。该种模式明确了项目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,实现责、权、利三者的统一,有效提高了项目建设质量。

此种模式是“谁干补给谁”,采取的是村委会组织村民自验的方式,提高了村民组织化程度,过程公开、公正、透明,充分发挥了村党支部的服务群众的核心作用,群众心服口服,有效解决了群众的攀比心理,化解了扶贫资金分配的社会矛盾,有效转变了贫困群众被动脱贫的旧观念,由“要我脱贫”变“我要脱贫”的致富意识。先建后补模式通过产业的扶持,使贫困户掌握了一项生产技术,形成了小规模大群体的致富产业,打造出了“一村一品,一户一业”的扶贫模式,加快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。

资产收益模式—“源头活水”添潜力

资产收益模式是将扶贫资金作为股金,根据产业规划布局遴选市场前景好,有培育价值的扶贫龙头企业、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,采取入股方式给予重点支持,企业通过提供就业岗位、与贫困人口合作建设原料基地,分配固定红利等方式,实现贫困人口增收。

目前,扎兰屯市利用扶贫资金进行资产收益达3亿元,每年产生红利收益2400多万元。产生的红利通过村集体用于无劳动能力、病残贫困户分红保障,每年覆盖近3000户贫困户,同时兼顾村级公益事业发展。

只要有信心,黄土变成金。扎兰屯市产业扶贫模式证明了,贫穷不是不可改变的宿命,没有比人更高的山,没有比脚更长的路。只要是选好致富的“路子”,开对了“方子”, 让贫困群众的心热起来、行动起来,引导他们树立“宁愿苦干、不愿苦熬”的观念,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,才能拔掉“穷根子”,走上高质量发展新路子。

设施农业助增收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  • 发布新帖

  • 在线客服

  • 微信客服

  • 微信公众号

  • 返回顶部